十忍

十忍
﹝出仁王護國般若經疏﹞ 忍即忍可, 亦安忍也。 謂通教菩薩觀五陰、 三界、 因果、 二諦等法, 成就十忍也。 (五陰者, 色陰、 受陰、 想陰、 行陰、 識陰也。 三界者, 欲界、 色界、 無色界也。 二諦者, 真諦、 俗諦也。 ) 〔一、 戒忍〕, 謂由觀色陰而不犯禁制, 即得戒忍; 以作無作戒體, 皆是色攝故也。 (作無作戒者, 謂初受戒時, 有所作為, 執守堅持, 名為作也; 持守既久, 雖不作意, 而任運無所毀犯, 名無作也。 ) 〔二、 知見忍〕, 謂由觀識陰, 了知一切諸法邪正之見, 皆從識心而生, 即得知見忍, 以了別識與此知見相類故也。 (了別識即意識, 以識有分別之義故也。 ) 〔三、 定忍〕, 謂由觀想陰, 不起亂思, 即得定忍。 以從顛倒妄想, 能入於定故也。 〔四、 慧忍〕, 謂由觀受陰, 無苦樂相, 即得智慧忍。 以分別諸法, 皆悉空寂, 智慧即生故也。 〔五、 解脫忍〕, 謂由觀行陰, 無造作相, 即得解脫忍, 以行皆悉無常, 無有結縛也。 〔六、 空忍〕, 謂由觀三界苦果, 無有實體, 即得空忍也。 以生死苦諦, 性本空寂故也。 〔七、 無願忍〕, 謂由觀三界苦因, 皆悉空故; 即得無願忍, 以煩惱集諦性本清淨故也。 〔八、 無相忍〕, 謂由觀三界因果之法皆空, 即得無相忍。 以因果之相本空, 無有故也。 〔九、 無常忍〕, 謂由觀俗諦之境, 一切有為之法, 悉皆虛幻, 即得無常忍。 以一切諸法, 遷滅不停故也。 (俗諦者, 謂建立一切法也。 ) 〔十、 無生忍〕, 謂由觀真諦之境, 是無為法, 諸念不生, 即得無生忍。 以真空之理, 本無生滅故也。 (真諦者, 謂泯絕一切法也。 )
* * *
十種的忍, 忍是心住於真理而不動搖的意思。 一、 音聲忍, 又名音響忍, 就樹林之音聲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; 二、 順忍, 又名柔順忍, 心柔智順, 於實相的道理不乖角; 三、 無生忍, 又名無生法忍, 安住於無生的法理, 而不動心; 四、 如幻忍, 了達諸法皆依因緣而生, 猶如幻化之性本來空寂而信忍; 五、 如焰忍, 了達一切境界悉如陽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: 六、 如夢忍, 了達一切妄心, 猶如夢境之無真實而信忍; 七、 如響忍, 了達一切世間之言語音聲皆依因緣和合而生, 猶如谷響之無真實而信忍; 八、 如影忍, 了達色身依五蘊的積集而成, 無有本體猶如影而信忍; 九、 如化忍, 了達世間諸法無而忽有, 有而還無, 體無真實如化事而信忍; 十、 如空忍, 了達世間出世間種種之諸法悉如虛空之無色相而信忍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 работу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